博客來網路書店/博客來網路書局/博客來書店/博客來售票網/博客來售評價/博客來優惠/博客來書籍排行/博客來 e-coupon/博客來運費

當心靈覺得脆弱的時候,很多人會去求神問卜或是找命理老師解惑,這種行為都是很正常的,只要不走火入魔,這些方式是真的能讓自己的

心靈平靜許多。我也是這樣,有時會看看書找尋一些問題的解答,有時跑去找老師聊聊天,這樣做之後,真的會讓自已的心情轉變呢!當然,

找老師有時怕遇到騙錢的神棍,所以,買書來解惑就變得安全多了,我特別推薦在網路書店買書,不但省事又方便,關於宗教命理方面,他的類別

有佛教、基督教、天主教、其他各教、新時代、民間信仰、靈異/神秘、宗教概論、命相/命理、占星/血型/占卜等等,每種都很值得去看。

最近我在找一本 十牛圖.坐禪儀 ,剛好博客來有賣,所以我就直接將 十牛圖.坐禪儀 買回來,希望快點拿到。如果對 十牛圖.坐禪儀 也有興趣的朋友,

歡迎到下面 十牛圖.坐禪儀的網頁連結參考看看喔。

十牛圖.坐禪儀





商品網址:



商品訊息功能:

商品訊息描述:

第一部十牛圖--牛牧之詩

序言


世界上有各式各樣的宗教,包括基督教、猶太教、伊斯蘭教、印度教、佛教等。「宗教」一詞的英文是「religion」是源自拉丁語的「religio」。而基督教的基本概念是:被神所創造的人違背神的命令犯下罪孽而離開神,成為罪人的人以耶穌基督為媒介重新(re)與神結合

(ligio)。因此,認為人無法藉由人獲得拯救,而在自己之外塑立一個絕對者,利用對他的「信」以獲救的「救濟宗教」成為一種宗教的典範。

但是,如果以此定義宗教的本質,則佛教是否屬於宗教就有爭議了。因為,佛陀釋迦牟尼的佛法是本著「無神?無靈魂」的教義,它並不在自內建立靈魂(自我)也不在外樹立絕對者(神),只是永遠以「自己成為自己」為問題的「自覺宗教」。

「佛教」一詞正如其文字所示,是表示「佛陀所說的教義」。而「佛陀」是梵語「Buddha」的音譯,是表示「覺者」(頓悟者),亦即覺醒「本來的自己」(自覺者)。

然而本來屬於「自覺宗教」的佛教,到了大乘佛教之後,卻樹立了所謂的「久遠實成的釋迦牟尼佛」(在歷史的釋迦牟尼身後的法身佛)、「阿彌陀佛」(無量壽?無量光如來,亦即具有永遠的生命與無限智慧之佛)、「大日如來」(毘盧遮那法身佛,亦即如太陽光明遍照宇宙之佛)等絕對者(救濟者),使原本的「自覺宗教」轉變成「救濟宗教」這是值得注意而頗饒興味的現象。

同時,本來屬於「救濟宗教」的基督教,今日藉著與佛教的接觸,也意識到與神的「信」中有人本來自己的「覺」(醒覺=徹悟,一種宗教上的認識),在「救濟宗教」中開始形成「自覺宗教」,也是引人注意的現象。由此可發覺在人性的最深奧處潛藏著宗教性的實存本質。

總而言之,佛教本來只是以「自己必須是自己」乃至「自己要成為自己」為問題的己事究明(究明自己的重要)之道。而禪宗雖然是在唐代完成的新興宗教,不過,在大乘佛教的眾多宗派中是最能正確傳承釋尊佛法的「覺的宗教」的本質。從這一點看,大概沒有人會對於禪被稱為是「佛教的總府」的話有所異議。

禪(暫且不說是「禪宗」)確實指出了「佛教的原點」。若說是禪存績了「釋尊佛法的原點」也不為過。

從前述的佛與基督兩教所呈現的「由自覺宗教轉移為救濟宗教」或「由救濟宗教轉移為自覺宗教」的動態看來,「禪」並不只是「佛教」之下的宗派之一而已,它是「宗教的總府」,幾乎可以說是直接地表示「宗教原點」的宗派。

唐、宋間的禪者,所謂「宗教」的本來意義,是成為「人生的」宗(大本、根本)的教義,是人「不可缺乏的唯一教義」,這一詞正表示了「禪」的宗旨。而「不可或缺的事物並不多」。「不可或缺的事物唯有一個」,這就是「禪」。(在此所謂的「禪」和傳統的「禪宗」並不一樣。)

廓庵禪師(與五祖法演門下《碧巖錄》的作者圜悟克勤同門的大隨元靜『一○六五-一三五』的法嗣、梁山師遠『生寂不明』的《十牛圖》是自古以來深受臨濟禪門珍視的最直接表示「禪」生為「自覺宗教」的修行過程的禪書。

在「十張圖」的各個圖中,首先由廓庵題「頌」(闡述宗旨的詩),再由其弟子(或其友人。也有人認為是廓庵本身的匿名。在此以弟子視之)慈遠附上前文的「總序」和各個「頌」所附加的「小序」(亦可稱為散文詩的評論)。

經過(1)牧童(現實的自我=眾生))尋找迷失的心牛(本來的自己=佛)、(2)找出牛的足跡、(3)實際地找到心牛、(4)捕獲、(5)給予馴服、(6)騎上心牛歸家、(7)到家後忘牛的過程,在最後的三圖、(8)「真空無相」、(9)「真空妙有」、(10)「真空妙用」等歌詠「空詩」的三個側面。《十牛圖》確實靈巧地歌詠出做為「本來的自己」的自覺=實現(Self-realization)的

「自覺宗教」的「禪的修行過程」並有精湛的解說。

《十牛圖》早已有英文版本,在海外是以揭示禪佛教(Zen Buddhism)修行過程的畫而聞名。不過,問題在於讀者們是否能真正理解其中的禪意。

商品訊息簡述:



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

發表留言